你的位置:彩神8是啥 > 新闻动态 > 自动续费的陷阱,你中招了吗?
自动续费的陷阱,你中招了吗?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3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41

在互联网服务日益丰富的今天,自动续费功能似乎已成为许多 App 的 “标配”。从视频平台的会员服务,到音乐软件的付费下载,再到各种在线学习课程,自动续费的选项无处不在。

表面上看,它为我们提供了便捷,让我们可以持续享受服务,无需每次手动续费。然而,在这看似便利的背后,却隐藏着诸多陷阱,稍不留意,我们就可能 “中招”,让钱包在不知不觉中缩水。今天,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自动续费背后的秘密。

1. 低价诱导,默认勾选

很多 App 在推广会员服务时,会以极低的价格吸引用户尝试,比如 0.01 元开通首月会员、1 元体验 7 天会员等。这些价格确实非常诱人,让人难以抗拒。但在开通会员的过程中,App 往往会默认勾选自动续费选项,而且这个勾选框通常设置得非常隐蔽,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。等用户发现时,可能已经被自动扣费了好几个月。

2. 续费价格 “变脸”

除了默认勾选,还有一种常见的套路是续费价格 “变脸”。在用户开通会员时,首月或首年的价格可能非常优惠,但到了续费的时候,价格却突然大幅上涨。比如,某视频平台的会员首月价格为 9.9 元,而续费价格则直接涨到了 25 元。很多用户在开通会员时只关注了首月价格,忽略了续费价格的变化,等到续费扣费通知来了,才发现自己被 “坑” 了。

3. 扣费通知不明显

按照相关规定,App 在进行自动续费扣费前,应该向用户发送明显的通知。但在实际操作中,很多 App 的扣费通知非常不明显,甚至根本不通知。有些 App 只是在系统消息中简单地提示一下,很容易被用户忽略;还有些 App 则干脆不发送通知,直接扣费。等用户发现自己的账户余额减少时,才意识到被自动续费了。

4. 取消流程繁琐

如果你发现自己被自动续费了,想要取消,可能会发现取消流程非常繁琐。有些 App 的取消按钮藏得很深,需要在设置中层层查找;有些 App 则需要用户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(如微信、支付宝)来取消,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操作流程也并不简单。甚至有些 App,根本不提供便捷的取消方式,让用户想要取消自动续费难上加难。

真实案例警示

案例一:李先生的 “意外扣费”

李先生在某视频平台偶然刷到一部短剧,被剧情吸引后,按照页面引导支付了 0.03 元开通了会员试用服务。看完短剧后,他就删除了该 App。然而,几个月后,他查看支付宝账单时发现,该 App 每月都在按期扣除会员费用,且费用高达近百元。李先生表示,自己从未收到过任何通知和短信,直到查看账单才发现扣费问题。他随即联系平台要求退费,经过一番交涉,平台才退还了部分费用。

案例二:陈先生的 “莫名扣费”

陈先生平时喜欢用手机看短视频和听小说来放松身心。最近几个月,他发现手机话费单上的金额比以往要多一些。经过查询话费清单,他发现自己竟然被收取了好几个月的会员费,而这些 App 他根本没有安装过。陈先生猜测可能是在使用其他 App 时,不小心触发了一些隐藏的订阅按钮,但当时并没有收到任何明确的提示。他联系相关 App 申请退款,得到的答复却是费用已经产生,流程难以追溯,且无法确定他是否接受了会员服务,所以不支持退款申请。

案例三:张女士的 “取消难题”

张女士用 0.88 元在某音乐 App 办理了一个月的会员,并未发现自己同时默认了自动续费功能。一个月后,她发现自己的账户仍在被陆续扣费。当她想要取消自动续费时,却发现取消过程非常麻烦,根本找不到在哪取消。她在 App 内找了很久,又尝试了各种设置,才终于找到了取消自动续费的入口。

自动续费功能本应是为用户提供便利的,但在一些 App 的不当操作下,却变成了坑害用户的陷阱。作为消费者,我们要提高警惕,增强自我保护意识,避免陷入自动续费的 “套路” 中。



相关资讯